首页 威武短视频文章正文

合格率怎么算(产品合格率怎么算)

威武短视频 2022年07月08日 00:15 148 威武短视频

目前应该是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合格率怎么算方面的信息比较感兴趣,现在小编就收集了一些与产品合格率怎么算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希望会帮助到你哦。

工业大数据的数据来源于传感器。传感器采集数据一般按开关量、模拟量、数字量、脉冲量进行分类。因为这些采集数据都与时间有关,每个数值均有相应的时间戳对应,而且数据的顺序按时间戳排列,因此又统称为时间序列数据,简称时序数据。

合格率怎么算(产品合格率怎么算)

大数据和工控系统不同,不是仅限于数据采集和数据显示,也不限于对指定测量点历史数据的显示,而是需要进行统计计算,或称聚合运算。

由于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些时序数据可以分为瞬时值、累计值和属性值。累计类数据包括耗电量、用水量、用气量等。属性类数值包括电压、气温、气压、PH值等,一般在一个范围之内波动,合计是没有意义的。属性值对应预先定义的上下阈值,但数值超过阈值可以报警。

由于大数据研究的是森林而不是树木,所以需要关注多个测量点、多个时间点测量数据的变化规律,也就是对时序数据的分析,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对属性类测量数据的统计计算方式有计数、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点计数,可以得到不同结果,如属性类就有数据点数、正常点数、异常点数、合格点数、不合格点数。

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数据从数据质量角度,分为正常值与异常值,从数据限值标准分为合格值与不合格值。

数据质量主要关注离群值、不连续测量、噪声与漂移。在统计计算时,需要把离群值,也就是异常值先找出来。异常值不能用于计算合格率。

异常值是由于传感器测量、数据处理传输中异常出现的值,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没有在真实环境中出现过。比如,测量气温的传感器出现0值,并不是当天曾经出现过0度的温度。数据异常率=异常值点数/全部点数,

如果把异常值计入统计,则这些极端值由于比任何正常值都大或小,会在按时间分析时变成每天的最高或最低温度、每月的最高或最低温度、每年的最高或最低温度。

合格值是在指定上下限值范围内的值,用于计算合格率。合格值的标准设定在不同时期会有变化,变化是企业对质量的要求不同,或国家标准变化引起的。

合格率的计算需要用真实值,是在真实环境中出现过的值,合格率=合格值点数/正常值点数,比如PH值要求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6.0是真实测量值但是不合格。如果出现2,则是一个异常值,无所谓合格不合格。

按采样间隔时间1分钟,一个测点的采样数据有60个。判断出2个异常值,50个合格值,8个不合格值,那么,合格率是50/60=83.33%,还是50/58=86.21%?正确的应该是后一个。

有了这些统计数据后,就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时序数据的分析维度主要有时间和位置。时间维度分析按年、月、日、小时观察数据的变化规律,位置维度分析按测点的安装位置,范围从大到小观察数据的变化规律,如全公司的平均电压、到车间、再到产线、再到设备的平均电压。

本文为范煜原创文章。

本文结束,以上,就是合格率怎么算,产品合格率怎么算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们哦。

发表评论

备案号:陕ICP备2022006270号-2 网站地图强力收录 威武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