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威武短视频文章正文

訾(訾议)

威武短视频 2022年07月21日 03:45 241 威武短视频

目前应该是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訾方面的信息比较感兴趣,现在小编就收集了一些与訾议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希望会帮助到你哦。

敬身第三

所谓“敬身”即是以恭敬之姿态持守自身。这一部分由“心术”、“威仪”、“衣服”、“饮食”组成。分别讲述了端正内心之要、端正外表之则、注重仪容之礼、抑制口欲之规。“心术”与“威仪”是敬身的主旨,“衣服”和“饮食”则用以奉养身体。此四者共同构成修养身心的方方面面。

訾(訾议)

学习过程中,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敬身第一节

【原文】孔子曰: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仰圣模,景贤范,述此篇,以训蒙士。

【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不尊敬的 敬重自身为大 自己是父母亲族的旁支 敢不尊敬吗?不尊重自己 就是伤害自己的亲人 伤害自己的亲人 就是伤害自己的根本 伤害自己的根本 紧跟着自己也会消亡。仰望圣人行事,敬仰那圣人的示范,记述此篇,以教育初学者。

【原文】《丹书》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译】《丹书》上说:尊敬比怠慢多的人昌盛,怠慢比尊敬多的人灭亡 正义战胜了欲望,(国家)就能繁荣昌盛;欲望战胜了正义,(国家)就会灭亡。

【原文】《曲礼》曰:毋不敬。 俨若思。 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 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狠,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注】敬:尊敬,严肃。俨:与'严'同,端正、庄重之意。辞:所说的话。敖:与'傲'同,骄傲之意。从:与'纵'同,不加约束之意。狎:与人亲近之意。畏:承认。安安:前一'安'是动词,满足之意;后一'安'是名词,指感到满足的事物。迁:改变之意。很:与'狠'同,凶残的样子。质:肯定之意。

【译】《曲礼》上说:凡事都不要不恭敬,态度要端庄持重而若有所思;言辞要详审而确定。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傲慢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不加约束,意志不可以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承认而又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分辨出其短处;对于厌恶的人,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位,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遇到危难也不随便逃避。意见相反的,不要凶残压服人家;分派东西,不可要求多得。自己也不肯定的事,不要乱作证明。已经明白的事理,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

【原文】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大宾:贵宾。承:承办。

【译】孔子说: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出门办事如同会见贵宾,态度要认真;役使百姓如同承办重大的祭祀活动,要谨慎、严肃地对待。自己不愿意做的,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原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译】平常独居当能恭,执行有事当能敬,待人要能忠。这几项就是去夷狄之邦,也不可弃去不行呀。言语忠实诚信,行为笃厚恭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能行得通。言语不忠实诚信,行为不笃厚恭敬,即使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

【原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聦,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做一个君子,要老想着这九个方面:看到一个现象时,要想一下,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见和看到的东西;听到什么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偏听了没有,轻信了没有;说话处事时,要老想着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任何时候脸色都要温和才是;要到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不论贵贱,自己的态度都得恭敬;说话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谎。是否说了实在话;做事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敬业、认真;有问题或疑问时,是否马上问人了,以求得正解。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自己要发脾气时,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若是可以不劳而获时,要想一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义,是否自己应该得到。

【原文】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译】曾子说:“君子所重视的正道有三个方面:严肃自己的容貌,就会远离粗暴怠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可以使人相信;说话注意言辞语气,就会远离粗鄙无礼。”

【原文】《曲礼》曰: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译】《曲礼》上说:依礼则行为不越轨,有节制,不侵犯侮慢别人,也不随便不恭敬别人。自己时常警惕振作,实践自己说过的话,这可称为完美的品行。

【原文】《乐记》曰:君子奸声?乱色不留聦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译】《乐记》上说:君子就摒弃淫溺之情,以调和自己的心志,’效法好的榜样以成就自己的德行。邪恶的声不听,杂乱的色不看;淫荡之乐和非礼之礼,心中根本没有它的位置;惰慢歪邪的习气,不让它沾染身体。使耳目、口鼻、心灵和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沿着正道,以履行其职能。

【原文】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愼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原文】管敬仲曰:畏威如疾,民之上也。 从怀如流,民之下也。见怀思威,民之中也。

【译】管敬仲说:如果一个人像害怕疾病一样地敬畏天威,是人中的最上者。只知道眷恋私欲随大流,是人中的最下者。看到可眷恋的事物,就想起天威的可畏,是中等人。

【原文】《冠义》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译】《冠义》上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礼义。礼义的开始,是在于使举动端正,使态度端正,使言谈恭顺。举动端正,态度端正,言谈恭顺,然后立意才算齐备;并用来使君臣各安其位,使父子相亲,使长幼和睦。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然后礼义才算建立。

【原文】《曲礼》曰:毋侧听。 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髪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译】《曲礼》上说:要侧耳作探听的样子,不要粗声粗气地答应,不要滚动眼珠看东西,不要做懒洋洋的模样。走路不要大摇大摆,站着不要跛足欹着肩头,坐时莫把两腿分开像畚箕,睡时不要俯伏在床上。收敛头发勿使披下,帽子无故不要脱下。劳作时不要袒衣露体,就是大热天,也不要敞开裙子。

【原文】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适舍,求毋固。 将上堂,声必扬。 戸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戸视必下。入戸奉扃,视瞻毋回。戸开亦开,戸阖亦阖。 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毋践屦, 毋踖席。 抠衣趋隅。 必愼唯诺。

【译】登上城墙,不要指手画脚;在城墙上更不可大呼小叫,那样会扰乱别人的听闻。将要拜访人家,不应随便。将要走到人家的堂屋,首先应高声探问。见人家室门外放有两双鞋子,而室内说话的声音听得非常清楚,那样,就可以进去;如果听不见室内说话的声音,那表示人家在里面可能有机密的事,就不好进去了。即使进去,进门时,必须眼睛看地下,以防冲撞人家。既进入室内,要谨慎地捧着门闩,不要回头偷觑。如果室内本是开着的,就依旧给开着;若是关着的,就依旧给关上;如果后面还有人进来,就不要把它关紧。进门时不要踩着别人的鞋。将要就位不要跨席子而坐。进了室内,就用手提起下裳走向席位下角。答话时,或用'唯'或用'诺'都要谨慎。

【原文】《礼记》曰: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 足容重, 手容恭, 目容端。口容止, 声容静, 头容直, 气容肃,立容德, 色容庄。坐如尸,立如齐。

【译】《礼记》上说:具有修养的人,其一举一动总是优雅从容。若见到尊敬的人,由于发自内心的谦虚恭敬,他自能敛持身心,不张狂放肆。他一举步投足都迟缓而谨慎;拜揖时,双手举得高而且正;目不斜视;口不妄动;声音和静,不会因紧张而咳嗽清嗓;头项端正,不左倾右顾;气定神闲,不会气喘如牛;站立时,极为谦卑如授人以物,并不昂然挺立显得傲慢;容色端庄,不苟变。安坐如祭祀时的尸,纹丝不动。站着就要像斋戒一样肃穆恭敬。

【原文】《少仪》曰:不窥密, 不旁狎, 不道旧故, 不戏色,毋拔来,毋报往, 毋渎神,毋循枉, 毋测未至,毋訾衣服成器, 毋身质言语。

【译】《少仪》上说:要教育子女不要偷看别人的隐私,不要与人开不庄重的玩笑,不揭别人的老帐,不要有侮辱他人的表情。不要慌慌张张地跑来跑去,举止应安详,不能轻慢鬼神,不要回忆留恋往日不正当的事情。不要亵渎鬼神,不要遵循枉曲的事,不要预测未来的事情。不要说别人的衣服和器具不好,不要自认为有理而和别人强辩。

【原文】《论语》曰: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译】《论语》上说: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原文】《曲礼》曰: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 倾则奸。

【译】《曲礼》上说:视线高于面部,会显得内心极为傲慢;视线低于腰带,会显得内心充满忧愁;视线倾斜不正,会让人觉得心术不正。

本文结束,以上,就是訾,訾议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们哦。

发表评论

备案号:陕ICP备2022006270号-2 网站地图强力收录 威武短视频